中房报记者 许倩丨北京报道
受外部环境、大调房地产减速等影响,整省资排各大省市经济格局正在经历一场大调整。份G房地越是产投过度依赖房地产投资、土地财政的大调地方,受此轮大调整的整省资排影响就越深。
从GDP总量看,份G房地上半年31个省区市中,六个经济大省继续领跑。其中,广东、江苏GDP总量站上6万亿元,这两省对全国经济的贡献率超过20%。
然而,作为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上半年GDP增速仅4.2%,与海南并列倒数第三。上半年,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6.8%,远超全国11%的平均降幅,这也直接导致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7%,全国垫底。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江苏5.8%的GDP增速,其与广东省的经济差距已缩小至3%,创下历史新低。不过,江苏房地产开发投资亦同比大幅下滑1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9%,列全国倒数第三。
在各大省市房地产投资增速大面积下滑的背景下,上海、天津、河北、陕西、贵州、新疆实现房地产投资正增长,尤其是上海以3.8%增速居第一。就在前几日,上海还拍出了楼面价超20万元/平方米的全国单价地王。
这场大调整绝非简单的市场分化,而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真实剖面。
━━━━
西藏崛起 广东“失速”
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展现出较强韧性。东部省份经济规模依然位居前列,中西部省份则增速亮眼。
从GDP增速看,31个省区市呈现“西部领跑、中部追赶、东部分化”的格局。在GDP增速高于全国增速的20个省份中,中西部省份占了14个,东部地区6个。
其中,西藏以7.2%的增速居第一。一方面,这与西藏本身基数较低有关,其半年1382亿元的GDP总量,仅相当于一个中等地级市的经济体量。另一方面,过去几年西藏经济发展增速一直稳居前列,2023年和2024年GDP增速均为全国第一,工业和投资是支撑其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引擎。
今年上半年,西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高于全国8.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高出全国22个百分点。其中,重大项目投资成为其重要抓手。上半年,西藏全区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557个,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72.8%,同比增长45.4%。
从房地产表现看,上半年,西藏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0.3%,但新开工面积同比大增53.3%,商业营业用房的开工面积更是暴增493.5%。
GDP增速第二名是甘肃,上半年GDP总值6468.8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3%,制造业投资增长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9%。
与西藏一样,甘肃的工业增长同样较快。上半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与西藏并列全国唯二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省份。
位于西部的宁夏、新疆,亦表现亮眼,上半年GDP增速分别达到5.8%和5.7%。其中,宁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制造业增长10.5%,为当地经济增长作出有力贡献。
“长期以来,东部沿海省份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今年中西部的宁夏、新疆、甘肃等地经济增速表现亮眼,反映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成效。”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
GDP增速第三名是中部大省湖北,增速为6.2%,领跑中部。上半年,湖北GDP总量为29642.61亿元,与河南的差距从去年同期近4000亿元缩小至2000亿元左右,对河南“中部第一省”的地位形成挑战。
有分析称,这场经济竞赛背后,是武汉光谷的产业虹吸、郑州楼市的债务困局等的映照。武汉光谷的半导体、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贡献了湖北省27%的工业增长。楼市表现上,上半年,河南省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8.5%,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而湖北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5.6%,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5.9%,呈现企稳回暖态势。
也有一些省份经济增速不太理想。同处中部的山西,上半年GDP增速仅3.8%,全国垫底。经济大省广东,GDP增速也不及年初设定的预期目标(增长5%左右),增速仅4.2%,落后于同期全国水平(5.3%)。
广东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跑输全国水平,较显著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广东为-9.7%,全国为2.8%;出口增速方面,广东为1.1%,全国为7.2%;房地产方面,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6.3%,全国为下降11.2%;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6%,全国为下降3.5%。
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表示,冲击广东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房地产下行。尽管房地产深度调整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广东集中了较多头部企业,庞大的家具、家居、建材、家电产业链对地产依赖性更高,受到的拖累更明显。
━━━━
上海领涨 福建垫底
房地产开发投资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并列为三大支柱。
不考虑房地产对钢铁、建筑建材、有色、煤炭等产业链的深远带动作用,2023年底,仅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绝对金额便达到11万亿元,在当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约22%,对GDP贡献达8.8%。到了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降至10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降至19%,对GDP贡献率降至7.4%。
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4.67亿元,同比下降11.2%,占固定资产投资额进一步降至18.8%,对GDP贡献率为7%。目前,房地产投资降幅仍处于扩大态势。
上半年,有15个省(区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超千亿元。其中,浙江省以5124亿元位居榜首,广东省和江苏省分别以4975亿元和4900亿元紧随其后,这三个经济大省占据全国房地产开发总投资额的3成以上。
但从增速来看,三大省份均出现下滑,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6.2%,广东下降16.3%,江苏下降16%。
福建成为全国降幅最大的省份,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425.5亿元,同比下降31.3%。从影响房地产投资的几个指标来看,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7.3%,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38.4%,房屋竣工面积下降27.5%,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6.6%,福建楼市仍处在关键调整期。
此外,吉林、宁夏、辽宁、青海等地,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幅度均超过23%,下滑态势亦值得警惕。
31个省区市中,仅上海、天津、河北、陕西、贵州、新疆,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正增长。
上半年,上海GDP同比增长5.1%,不及全国平均增速;但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8%,远超全国水平(下降11.2%)。分区来看,嘉定区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7%。
从几个重要影响指标看,上半年,上海商品房施工面积同比增长4.2%,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5.7%,商品房竣工面积下降8.5%,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6%。
最大的贡献来自卖地收入。据机构统计,上半年,上海通过土地公开市场卖地638亿元,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卖地845亿元。如此算来,上海上半年土地出让金超过1400亿元。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城市是天津。上半年,天津GDP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4%,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5.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最大贡献同样是卖地,天津土地市场在上半年揽金226亿元,同比上涨139%。
第三名是河北,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较去年同期提高10.2个百分点。河北省统计局发文称,石家庄市受“三大工程”项目带动,城中村改造项目快速推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8.3%,在40个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一,拉动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1个百分点。
当前,在政策推动下,城市更新、城中村及危旧房改造正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展开,有望成为支撑房地产投资的新动能。
值班编委:苏志勇
责任编辑:马琳 刘亚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近日随着全线最后一片预制梁浇筑完成公司承建的长春都市圈项目1118片预制梁生产任务圆满完成标志着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为后续桥面系及路面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长春都市圈项目全长32.93公里包含桥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王文郁)4月18日,总价约4.5万元的米、面、油等30类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被捐赠给辽宁省沈阳市儿童福利院,这些捐赠的食品将全部用于福利院的日常运营,为那些需要关爱与帮助的孩子提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彭涛记者张文章)近日,福建省莆田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3年网络消费投诉举报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网络消费投诉处于平稳趋势,网络消费回归理性,消费者更多考虑实用和刚需。根据全国1231 ...
近日由公司参建的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项目迎来重大进展——全线首片预制梁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这座世界级大桥工程正式转入桥梁上部结构预制与安装标准化、规模化施工阶段技术引领:创新工艺保驾护航预制梁浇筑采用型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胡小华记者朱海)今年,江西省市场监管系统持续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依法查办了一批让人民群众广泛称道、对违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的突出案例。4月9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了 ...
为加强春节期间酒店住宿业价格监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市场监管部门近日对经营主体是否存在设置最低消费门槛、是否网上预订房间或服务后到现场还需补差价、是否有隐形消费项目等方面进行了专项检查。陈亦唯中国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