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双11”即将到来,双11各大电商平台推出了种类繁多的聚焦打折、促销活动,双11吸引消费者购买。聚焦11月1日,双11四川省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称,聚焦近年来“双11”期间消费调查和投诉显示,双11盲目、聚焦冲动消费明显,双11部分平台商家的聚焦商品质量与诚信问题突出,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商品要理性,双11莫要盲目跟风。聚焦
选择正规电商平台,双11谨防网络欺诈。聚焦建议消费者选择经营规模较大、双11信誉等级较高、交易量大的正规网络交易平台以及诚信度好、口碑美誉度高的网店。下单前,要对商品多比较。对于甩卖、清仓、最低价等优惠打折的商品更要仔细对比,核实优惠真实性。要防范各类诈骗如中奖诈骗、退款诈骗、货到付款诈骗、秒杀诈骗等。谨慎对待未经认证或非正常弹出的网站链接,避免误入“钓鱼网站”,不轻易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更不能泄露手机动态验证码等。
仔细了解促销活动细则,谨防消费陷阱。个别商家规定消费者预付定金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支付余款才能享受优惠价,而实际却存在规定时间内无法付款、订单被无故取消、定金不予退还等“猫腻”。建议消费者网购前一定要了解促销活动细则,并注意留存促销活动的截图和商家作出承诺的截图等资料。
提前关注商品价格变化,避免陷入商家“先提价后打折”、借促销表面让利实则清库存、预付定金直减等套路;切勿轻信“电商专供”“拼购”等各种噱头;不要被“优惠”“折扣”“便宜”“返现”等字眼冲昏头脑;要看清并区分“定金”和“订金”。
使用安全支付方式,谨防信息泄露。消费者要通过平台提供的正规支付渠道和正规流程进行支付购买;不要随意填写或告知他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防止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留存好交易凭证,及时有效维权。消费者在网购时应及时保留好相关原始记录,如:商家承诺内容记录、购物记录、购物宣传页面截图、购物票据凭证、快递单、发货单或送货单。在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或与宣传不相符等问题时,应及时与商家、平台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拨打12345、12315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成都市消协倡议电商平台和相关经营者要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理念,主动规范经营行为,认真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切实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营造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赵英男展会信息:展会时间:2025年9月23—26日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展位:E3馆 E3529展位南高齿自1969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提供齿轮箱与传动装置解决方案。是涵盖风力发电设备、工业设备、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练从明记者顾艳伟)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成功化解了一起美容消费纠纷,为消费者挽回1.83万余元损失,消费者符女士特意为柳州市消委会送去“高效调解化争议公益维权 ...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 万晓东)近年来,一些不法经营者利用消费者对于酒类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和消费者对于“特供酒”“专供酒”“内供酒&rdqu ...
西单大悦城泡泡玛特Twinkle Twinkle“来自星星的礼物”主题展全国首展作为全国首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试点之一,北京近年来将“首发经济”视为提振消费、提升城市商业魅力的重要战略。从《北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顾艳伟)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立足边境区域特点和维权重点,塑筋骨、强肌体、通脉络、活气血,优化消费维权多元化解机制,开展千乡万村消费维权公益行活动,打造青少年维权服务岗10+品牌、 ...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暑期是考驾照高峰期,为避免消费者合法权益遭到侵害,近日,天津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市道路运输协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驾考捷径莫轻信。驾照是每个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