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由科学技术部主办,普使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等单位承办的第届大赛第十一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圆满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全国74支代表队、247名选手通过多元化讲解形式与多媒体展示手段让观众身临其境般感受科学知识的科普独特魅力。经过激烈的讲解举办佳科角逐与较量,来自中国气象局代表队的广州牛芊茵和黑龙江代表队的于尚洋等10名选手凭借出色发挥,成功获得特等奖,普使获得2024年“全国十佳科普使者”称号。第届大赛大赛还评出一等奖30名,全国全国二等奖60名,科普最具网络人气奖10名,三等奖和专项奖若干名。
第十一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特等奖。活动方供图
本届大赛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旨在向全社会传播科学知识,讲述科学故事,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环境。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涵盖科研人员、工程师、设计师、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消防员、医护人员、高校师生、媒体记者和播音主持、科普场馆辅导员、高新企业职员、社区基层干部等。
从“欧洲桥,中国造”到“核力助双碳”,从芯片的“烹饪”方法到“漂”出来的数据,再到“年年岁岁稻花香”、科技让文物“活”起来……比赛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结合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以极具趣味化的语言风格和生动有趣的表达形式,带领着公众一步步解锁神秘的前沿科技,深入探讨当下的社会热点,全面解读生活中的百科知识,并将科学与文化传承、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
为激励选手创新形式,增强科普思维和实践能力,今年大赛首设“我秀科普”个人展示环节,鼓励选手用多元的风格和特色,吸引公众关注科普,增强科普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促进与公众的互动和情绪共鸣。比赛现场,选手在1分钟的“我秀科普”环节,采用脱口秀、快板、唱歌等多种形式展示个人科普故事,深受公众喜爱。
同时,今年大赛还要求选手在半决赛与总决赛的自主命题讲解选题不能相同,以此考验选手在不同题材上的讲解能力,也进一步丰富了大赛优质科普内容的创作,满足公众对更多元、更丰富科普内容的需求。大赛评委曹静表示,今年赛制内容的调整,有效引导选手们更加注重优质科普内容的打磨和呈现,深入挖掘科学知识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作为科技部主办的一项全国性大型科普传播品牌活动,经过10年的发展,已成为促进科学传播、培养优秀科普人才、弘扬科学精神、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国家级科普工作平台,为我国科普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大赛评委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表示,随着社会各界对科学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已经逐渐成为公众的自觉选择,对高质量科普文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科普讲解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价值观的塑造。选手们不仅具备扎实的科学素养和广泛的知识储备,还善于运用创新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将科学知识与社会热点、生活常识相结合,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既严谨又不失趣味,让观众们从中受益,真正做到了“让科普流行起来”。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智明
通讯员:粤爱科
书籍是心灵停泊的港湾每一个章节都跃动着思想的火花文字是穿透迷雾的微光词章流转间铺就通往智慧的幽径为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公司微信公众号即日起开设“书香绽芳华 笔墨绘新章”专栏不定期展示女职工文学作品一同走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钟小雯记者薛庆元)近年来,预制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超市里、餐桌上。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宅经济”拉动预制菜从供应餐厅向供应家庭及个人消费者拓展。为更好地了解预制菜行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中国消费者报讯记者万晓东李建)近日,由天津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联合全国20余家主流媒体,携手京津冀三地消协组织共同举办的“2022网络消费维权之夜”活动在天津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主题为“同筑网络诚信 ...
近日由公司参建的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项目迎来重大进展——全线首片预制梁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这座世界级大桥工程正式转入桥梁上部结构预制与安装标准化、规模化施工阶段技术引领:创新工艺保驾护航预制梁浇筑采用型 ...
兴农评丨菜市场的“代炒”服务,可能没想象中那么香_南方+_南方plus三农大小事,尽在兴农评。在菜市场买好青椒和五花肉,现场就能吃到一份有锅气的小炒肉。这是最近在全国各地流行起来的“代炒”服务,只需要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随着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集住宿、体验、玩乐于一体的民宿日益受到追捧,部分网红民宿、特色民宿更成为当地的新地标。但随着民宿消费的火爆,卫生差、服务不到位、现场与照片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