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食品级坊间出现“食品级”化妆品的化妆说法,商家宣称这类化妆品原料都是伪概“无添加”“纯天然”的,更安全有效。食品级然而,化妆记者日前通过对比多款号称“食品成分”“可食用”的伪概化妆品配料表发现,这些号称 “食品级”的食品级化妆品、护肤品很大程度上只是化妆商业营销噱头。今年以来,伪概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发布消费提示,食品级称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的化妆概念。(据7月13日《北京青年报》报道)
实际上,伪概食品与化妆品本身就是食品级两个不同概念,食品经口摄入,化妆化妆品则应用于人体表面,伪概吸收成分不同,所用原料以及产品指标要求、禁限用要求,所执行的规范、检验标准,均不一样,那么,二者的安全性也就不具有可比性。要区别的一点是,凡宣称可食用,必须要有食字准号,而化妆品护肤品只有妆字号,可见,根本不存在“食用级”化妆品这个概念。
由此观之,商家炮制出“食品级”化妆品这一市场语言,只是为迎合消费者追求安全的消费心理。这种迎合未免不顾事实,甚至颇有颠倒黑白的味道。与此同时,用“食品级”等字眼,也是为规避相关障碍——我国《化妆品名称标签标识禁用语》规定,化妆品宣传不能含有“纯植物”“纯天然”等虚假夸大用语,而“食品级”这一名词,就可以替换已被明令禁止的 “纯天然”“纯植物”等概念。
根据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而使用“食品级”一词,是有意引发消费者产生不切实际的联想,进而诱导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这同样是违反规定的。因此,市场监管部门除了发布“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概念”等消费提示,更应对化妆品标签标识及广告进行严格规范,消除“食品级”营销噱头。
广大消费者也不要被“食品级”噱头所迷惑,觉得化妆品“可食用”一定更好更安全。据专业人士介绍,化妆品由多种成分配制而成,其中包括多种化学成分,只用纯天然植物提取物是无法制成护肤品的;“纯植物”“可食用”之说只是玩概念,所谓的纯植物化妆品,最多是含有植物萃取成分,而且添加的成分也可能很少,痴迷于“纯植物”“可食用”,只会上当受骗,被大收“智商税”。
责任编辑:24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
行业协会商会如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负责人这样说_南方+_南方plus党建聚合力,产业增动能。2月13日至14日,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东莞市委联合主办的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助力现 ...
3月26日,省勘查技术院院士工作站揭牌暨院士专家受聘仪式在合肥举行,副省长周喜安出席仪式并为院士工作站揭牌。 本次揭牌的院士工作站,包括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安徽省科技厅“院士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