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宣称“3公斤装”小龙虾公斤装实际只有1.4公斤。仅公斤网3月6日,购食四川省成都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公布一起典型案例,品当提醒消费者在网购食品时当心分量“缩水”。心分
2024年7月,量缩消费者通过某外卖平台购买小龙虾公斤装商家宣称“118元3公斤装小龙虾口味双拼,仅公斤网分量约3000克”,购食收到商品后,品当消费者自行称重发现实际重量仅为1.4公斤,心分与宣传严重不符。量缩消费者立即联系商家要求处理公斤装但商家坚称发货时重量远超标注的仅公斤网重量(3000克),拒绝赔偿。购食
经成都市龙泉驿区消委会调查,商家使用的电子秤检定合格,未发现计量问题,但商家未能提供发货时的称重记录或视频证据。该平台销售单商品描述为“龙虾活虾3公斤,煮出来在2公斤左右,加上配菜3—4大盒”。消费者仅能提供收货后的单方面散装称重结果,且投诉时已食用,无法排除其他人为或环节等因素引发分歧。在发货重量的争议上,消费者和商家双方所提供的证据都略显薄弱。消委会工作人员向双方详细说明了当前证据链的局限性,并且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商家阐述了虚假宣传、缺斤少两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听了普法知识后,商家积极主动为消费者办理了全额退款。
成都市消委会表示,此纠纷中,商家宣传的重量与实际重量存在差异,即使计量工具合格,经营者若举证不足,仍需承担相应责任。随着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外卖计量争议也日益成为消费投诉的常见问题。经营者对商品重量应明确标注“净含量”或“含包装/汤汁重量”,避免歧义;完善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对发货环节进行全程录像或留存称重单据,防范争议风险。消费者应当增强维权意识,在收货时可通过录制开箱视频、保存外包装等方式固定证据,为可能产生的争议保留有效凭证;监管部门则应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从源头减少重量“缩水”乱象,共建公平放心的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张林保SANME近日,上海市红十字会走进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一场面向企业员工的应急救护实操培训活动。此次活动是上海市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培训8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
网购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但一些因网购而发生的纠纷也随之而来,商家售假、货不对板、维权难、赔偿难等问题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由此,“先验货后交易”的C2S2C模式应运而生。然而,这一看似给消费者带来保障 ...
8月2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起“破冰行动”,联手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近日,记者在福建省福州市针对果茶、咖啡、奶茶等饮品商家开展调查发现,“破冰行动”遭遇障碍 ...
文案:李丹设计:李丹审核:李彦军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4月16日,合肥市教育局针对社会关注的中小学后续开学复课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回应中提到,学校复课后如需要通过调减周末时间、长假不调休、适当压缩暑假时长补充教育教学课时,必 ...
2月14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对重庆燃气集团开出810万元罚单,通报其存在抄表周期混乱、违规估抄错抄、抄表力量不足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这一事件暴露出这家公用事业企业的管理漏洞,更体现了监管部门在 ...